当前位置: 首页 > 成果展示 > 移动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移动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2年04月09日 17:02:25 来源:汉川市分水中心初中 访问量:346

湖北省汉川市分水镇彭湖小学  景 华       

 

摘要随着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全省普通中小学教师课内比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各学校如火如荼组织了“课内比教学活动,老师的课,或设计精巧、或朴实自然、或别出心裁。当然在教学中应用移动技术相对于传统的黑板、粉笔对学生的吸引力更是可想而知。随着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与深入,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千方百计利用真实的客观环境和应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水平,以适应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新形式的需要。作为21世纪的教师,我们应该主动学习并应用这一现代科技的教学手段,同时也应清醒的认识到移动多媒体教学应用与实际教学存在的还不太和谐的因素,更应该坚持扬长避短,勇于钻研实践,充分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移动多媒体技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应用;研究

一、 移动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1、应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此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学生对老师所教授的内容感兴趣,才能有激情。在语文教学中,只有创设一种最佳的学习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多媒体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就打破了传统教学方式,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事物、现象或过程生动地再现于课堂,并将教学中无法展现出来的东西呈现在学生面前,将文字、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融于一体,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兴趣盎然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篇目都是文质兼美,充满了诗情画意,尤其是那些诗词散文所描绘的意境更是令人心驰神往,如临碣石山的登山观海,雨中泰山的雄伟高大,威尼斯运河中的刚朵拉……阅读这些作品所描绘的意境无不令人心向往之。但由于条件限制,学生不可能去行万里路。读了这些作品,总觉得还隔了一层。如研讨课中《观沧海》这一课,讲的是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仅凭读诗和教师的讲解,是难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的,更难领悟诗人的立意。因此有必要借助多媒体技术。我在设计多媒体教学时,应用多媒体具有真实再现、具体可感的特点,通过图像使远景、近景、全景、不同角度看到的景色交替出现:秋风萧杀,海浪翻腾,一个人立在碣石山边,东望大海的莫测变幻,让君临天下的感觉油然而生,这也正是诗中极力营造出来的气氛。生动的画面,气势磅礴的音乐,把学生的思维带到跃马扬鞭观沧海的曹操身边,学生兴趣十足,激情高涨。在这些图象的感染下朗读诗文,让学生欣赏方明、王刚等艺术家们的朗诵视频,在声情并茂的朗读艺术中感受文学艺术的魅力,逐句体味,感受诗中美景和韵味,从而引发情感的共鸣。学生在朗读之间仿佛自己已是君临天下的曹操,凌人之气扑面而来,学习古诗的兴趣就盎然而生。

2、应用多媒体教学让知识的获取和保持变得更容易

现代社会对阅读、写作、识字能力提出了新的目标,单就阅读而言,要求加厚加宽学生人文底蕴,让学生多“吸收”一点。而单靠加大读、写、背这些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方式,学生到底吸收得了多少呢?这时候多媒体就可以来大显身手。它会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做过两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一个是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多媒体既看得见,又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得的信息量比传统模式就强得多。信息和知识是密切相关的,获取大量的信息就会掌握更多的知识。另外他还做了一个实验,是关于保持记忆持久性的实验,结果是这样的: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的内容20%,自己看到的内容30%,自己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的,知识的保持将大大超过传统教学的效果。由此可见,多媒体应用于教学不仅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而且非常有利于知识的保持。

3、应用多媒体教学利于学生的自主探究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应用多媒体教学时,教师可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有趣因素和艺术魅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真正做到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激起学生参与获取知识过程与途径的意思,发展学生的个性,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作文探究课《长江两岸风光美》,教师把学生按自己的要求分为上游组、中游组、下游组。每组的同学又根据自己的爱好去了解自己感兴趣地方的风土人情,地理文化中的一个方面。收集好的资料集中后向全班汇报交流,汇报交流时,可以拿现成的网上的资料,也可以是链接电子文稿,还可以是经筛选、整理后重新制作电子文稿。这样既照顾了计算机使用水平一般的学生,也照顾了那些电脑高手。学生不仅兴趣高,而且汇报交流考察成果时,样式五彩纷呈,大大丰富了语文教学的信息载体和阐述渠道,也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资源。作文自然水到渠成。

4、应用多媒体教学及时反馈学生的学情

美国布卢姆教授所进行的著名的“掌握学习”实验,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它的“反馈--矫正”环节。学生在计算机上做练习,可以及时得到反馈并加以改正;而教师通过计算机主机可以及时了解到全班学生做题的进度,正误情况等,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教学过程达到优化。如填空题、判断题,老师可制作成课件,学生回答正确,计算机马上会表扬你“真聪明”!学生听了自然很高兴;如果回答错了,计算机马上会说“没关系,再想想”。及时的反馈,可以让学生对没有掌握的知识点进行复习,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巩固,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让学生有更多的课外时间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开展研究性学习,增长更多的社会知识,为以后步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 移动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应用多媒体课件上课,是一种时尚的潮流。屏幕上变化着的动画,直观欣赏的画面,优美动听的音乐……吸引了学生的眼球,优化了一些课堂的结构。但同时也应清醒的认识到移动多媒体教学应用与实际教学存在的还不太和谐的因素,更应该坚持扬长避短。在听课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应引起我们的注意与思考。

问题1:多媒体教学课件华而不实,分散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教师在课件的制作中容易过分地强调华丽的外表,中看不中用的一些形式主义的东西。老师在制作引用多媒体时,往往追求丰富多彩的视听或动画效果,采用过于花哨的形式。不少课件刚开始便出现背景、装饰图案五彩缤纷,不少与课堂教学无关的插图、动画、音响充斥整个课件,刺激了学生的无意注意,使学生更多注意力放在精彩的画面或动听的音乐上,而无法专心这些画面和音乐所蕴含的教学内容,变得主次不清,效果往往适得其反,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问题2:过分的依赖多媒体教学,阻碍了师生课堂的情感交流。

部分教师没有理解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内涵,认为只要使用了现代教学设备,就是进行了多媒体教学。因而在教学中没有注意把媒体与教学内容充分整合,过分依赖媒体技术,忽视了对语言的组织与推敲,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课件的放映员,教师只顾忙着操作机器,播放事先制作好的课件,学生成为缺乏活力的观众。这样就难以发挥多媒体的巨大功能。

问题3:教学过程成机械程序, 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课堂上,老师按部就班操作课件,学生按课件流程机械地走下来,这种模式化的教学本身就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再则,课件把抽象思维、文字语言的理解等都用多媒体形象表现出来,实际扼杀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如在读《红楼梦》、《水浒传》时,书中一个个人物在学生脑海中轮廓鲜明、个性十足。但如果一开始就以电影中的演员形象或一幅画像来代替这段语言的描述,反而会在学生心中行成一种定格,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想象空间,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针对上面三个问题我们应如何扬长避短,合理的应用移动多媒体技术呢?

(一)教师加强自身学习,要不断提高信息技术素养。

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它需要教师首先必须具备对课程资源的合理设计、开发、管理与使用的能力和对学生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的设计、组织、指导的水平。因为教师的作用在于能够利用多媒体教学理论、方法及工具开发各种教育资源,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组织、引导学生对有效资源进行获取、分析、处理、传递信息,形成能力。

(二)明确移动多媒体技术只是教学中的辅助手段。

要正确看待运用移动多媒体技术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 要根据教学自身学科的特点,合理运用移动多媒体技术手段。首先,教师要在应用移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时,注意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领会能力上。多媒体技术在教学的运用是以教师的技能为基础的,在运用移动多媒体教学内容前,教师不仅要掌握移动多媒体设备的使用方法,还要具有对不同的教育素材编辑整合的能力,以及对移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所能达到的效果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其次,教师要在应用移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时,要从实际出发,避免追求表面,处处滥用。多媒体计算机虽然具有多媒体、超媒体的功能,但在教学过程中它仅仅是一种媒体的作用,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所以课件的好坏应该体现在其使用效果上,使用课件时,必须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要紧扣教材重点,避免随意呈现,喧宾夺主。最后,教师要在应用移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时,要让 “人”与“机” 真正互动。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维活动时间,确保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内容。教师要运用自己的人格魅力等去感召学生,引导学生,用充满情感的话语和体态,传达自身的情感体验,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使多媒体教学中“人”与“机”的交流由单向变成双向的交流,避免学生只能对着屏幕一味被动接受的局面,便于师生情感交流。

综上所述,移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补充和发展,运用移动多媒体技术课堂教学也是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移动多媒体技术有很多引人入胜的优势,但绝不能替代学生的思维,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当摆正其“辅助”地位,从多种渠道激发学生思考,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探索知识的过程,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有更多空间进行探索和创造,才能真正地发挥移动多媒体技术在教学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张迪梅《中小学多媒体教学应用的形式和发展》

 [2] 邓重一,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利与弊,电气电子教 学学报,2006(1).

 [3] 翟翊等,多媒体教学的若干关键问题[J],解放军信息工 程大学:教学研究,2006(2). .

编辑:刘思荣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汉川市分水中心初中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