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 水 镇 中 心 初 中
2015年秋季中小学幼儿园开学(园)工作检查
方 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市教育局精神,确保全镇中小学幼儿园按时按要求开学(园),学校各项工作迅速走上正轨,努力达到“开学(园)工作早安排、组织入学早行动、教学用品早到位和常规工作无疏漏、开学零收费、安全工作无隐患”的工作目标。
二、开学(园)检查的重点工作
1、检查学生返校情况。对未到学生是否作了详细登记和走访劝学,并填好家访手记。深入到被检查学校清点学生人数,填写所检查学校学生到校情况统计表。了解各校“控辍”采取的措施、办法,查看“控辍”效果。检查学生开学(园)第一课的落实情况。
2、检查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按时到岗情况。深入到所检查学校清点教职工人数,填写所检查学校教师到岗情况统计表;查有无非正常离岗人员。
3、检查学校秋季开学(园)是否违规收费。抽查学校是否违规收费,走访学生或家长了解收费情况及免费教科书发放情况。
4、检查开学(园)后的教育教学及其它方面工作的到位情况。
1)检查学校上学期期末质量分析报告教师撰写的情况,是否按局的要求进行了归档。
2)检查各种制度和各类计划制定或修订情况。重点检查学校特别是试点学校高效课堂推进计划。
3)检查“七个一”落实情况,即升好第一次旗,做好第一次操,教师适度超前备好课、上好第一节课、批改好第一次作业,领导听好第一节课、教务处做好第一次备改检查。
4)检查各校救助贫困生入学工作的措施落实情况。
5)检查校园文化建设及校园环境卫生情况,是否存在卫生死角。
6)检查课程开设情况,是否按要求开齐开足课程,特别是音、体、美课程;教师任课是否做到“相对专兼、错位排课”;教师分课表、班级分课表是否与总课表一致,是否存在“阴阳课表”;教师教学计划安排是否与教育局下发的教学历一致;校领导任课是否符合规定等情况。
7)检查学校安全工作状况。特别是做好开学(园)后校舍及教学设施的安全检查。是否对学生进行了第一次安全教育;重点部位的安全措施是否到位。
8)检查留守学生资料建设情况,填写好相关情况统计表册。
5、学校质量管理情况。是否修订完善了质量管理制度;是否制定了符合实际的教学质量责任目标,教师教学质量目标是否与学校质量目标一致。
6、规范办学行为的情况。义务教育阶段是否存在快慢班或变相快慢班情况;是否存在违规征订或推销教辅资料的行为;是否规范招生行为(是否按划片招生、是否按计划招生、是否突破班额);一年级是否与学前班混合编班;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是否得到落实。
7、了解开学(园)期间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情况。
三、检查办法
1、中心初中成立2015年秋季开学(园)工作检查领导小组。
组 长:黄义忠
成 员:吴相华、周福成、黄齐荣、陈少华及各中小学校长、中心幼儿园园长
各中小学幼儿园也要相应成立工作专班,认真自查学校开学(园)工作。
2、检查方式:
采取听:听开学(园)工作情况汇报,随机巡(听)一节课;查:查学生、教师到校到岗,查计划、制度、教案、课表,查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上学期教师工作评价、教师绩效工资等过程资料;看:看学校一日常规管理情况、校园文化建设及校园环境;访:找教师、学生或家长访谈,了解开学(园)工作情况及收费情况;反馈:向被检查全体学校领导反馈检查情况,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3、检查结束后,中心初中将情况汇总通报全镇。
四、检查时间
中心初中督查时间为8月31日—9月1日。
教育局检查时间9月1日。
五、工作要求
1、各中小学幼儿园8月31日下班前要将学生返校情况按汉川市教育局下发的快报表填写完整交中心初中,9月1日各校必须按课表正式上课,各校校长对照方案认真搞好自查促工作常态。
2、检查人员必须掌握检查的内容及各项工作要求,做到有备而去,有获而归,表格要填写清楚,问题要查清楚。
3、开学(园)工作检查人员要严格自律,严守工作纪律,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做工作表率。
二0一五年八月二十六日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2015-2016学年度)
课程门类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
品德与生活 | 3 | 3 |
|
|
|
|
|
|
| |
品德与社会 |
|
| 2 | 2 | 2 | 2 |
|
|
| |
思想品德 |
|
|
|
|
|
| 2 | 2 | 2 | |
历史 |
|
|
|
|
|
| 2 | 2 | 1 | |
地理 |
|
|
|
|
|
| 2 | 2 |
| |
科学 |
|
| 2 | 2 | 3 | 3 |
|
|
| |
生物 |
|
|
|
|
|
| 3 | 2 |
| |
物理 |
|
|
|
|
|
|
| 2 | 3 | |
化学 |
|
|
|
|
|
|
|
| 3 | |
语文 | 8 | 8 | 7 | 7 | 6 | 6 | 5 | 5 | 5 | |
数学 | 4 | 4 | 4 | 4 | 5 | 5 | 5 | 5 | 5 | |
外语 |
|
| 2 | 2 | 3 | 3 | 4 | 4 | 4 | |
体育 | 3 | 3 | 3 | 3 | 3 | 3 |
|
|
| |
体育与健康 |
|
|
|
|
|
| 3 | 3 | 3 | |
艺术 | 音乐 | 2 | 2 | 2 | 2 | 1 | 1 | 1 | 1 | 1 |
美术 | 2 | 2 | 2 | 2 | 1 | 1 | 1 | 1 | 1 | |
综合实践活动、地方与学校课程(含创新素质实践行、科学综合课程等) | 劳动与技术(人民防空教育、健康教育等) |
|
| 1 | 1 | 1 | 1 | 1 | 1 | 1 |
信息技术 |
|
| 1 | 1 | 1 | 1 | 1 | 1 | 1 | |
专题教育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
学校课程(含写字课) | 3 | 3 | 3 | 3 | 3 | 3 | 3 | 2 | 3 | |
周总课时 | 26 | 26 | 30 | 30 | 30 | 30 | 34 | 34 | 34 | |
注:1.各年级必须保证让学生每天有不少于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当天没有体育课的,下午要安排1课时学生体育活动时间。课时安排在学生在校周学习总课时之外、周活动总量之内。中心校每周体育课中一节用于开足球课。
2.专题教育包括禁赌、禁毒、安全(含交通、消防、燃放烟花爆竹等)、环境、预防艾滋病、反邪教等各类教育内容。
3.省厅文件规定,生命安全课1课时/周,心理健康教育1课时/间周,在地方课程计划课时中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