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验交流 > 浅谈在高效课堂背景下如营造数学复习课

浅谈在高效课堂背景下如营造数学复习课

2016年07月13日 22:17:42 来源:分水小学 访问量:237 作者:王志刚

  小学数学复习课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具有逻辑性、严密性与系统性的特点以及人的遗忘规律,复习课是必不可少的。

由于学生对知识的整体理解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复习的方法应该灵活多样,要让学生觉得复习是一种乐趣。要教给学生整理知识的方法,让学生在整理中去体会、去感悟、去理解、去掌握、去运用,从而获得新的认识,新的理解,体验成功的喜悦。

   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教师根据所要复习的教学内容,创设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复习课中。学生学习兴趣是否被激发起来,直接影响复习课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应重视情景的创设,将复习的数学知识融入问题的情境中去,激发学生产生复习探究的迫切愿望,这时抓住时机提出复习要求,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二、激发欲望,回忆知识

通过回忆与浏览教材,搜集与课题有关的所有知识。由于课题本身所容纳的知识点的不同,有些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很快就会再现,而有些知识可能被遗忘。让学生通过回忆再现,搜集与课题有关的知识,弄清楚每一知识点的意义,这是梳理知识的重要基础。当学生不能完全回忆时,可以结合教材去搜查。因而要让学生结合教材,通过回忆再现,搜集与课题有关的知识,弄清每一知识点的意义,这是梳理知识的重要基础。

三、合作交流,梳理知识

复习的内容往往都有许多的知识点,有些知识在学生头脑中比较清晰,而有些知识可能被遗忘。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指导学生开展多种多样活动的同时,还应成为数学学习过程的参与者,与学生共同探索数学和认识数学。以小组为单位,给每个学生充分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要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阐述自己的整理结果。小组长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通过每位小组成员的汇报,每个同学将自己整理的内容进行添加、补充、完善。然后,小组成员再讨论、交流,取长补短,完善各自的知识结构网络,形成本小组比较完整的知识网络。

四、认识点面,完善脉络

在教师的组织下,让每个小组或部分小组展示本组整理的知识网络。然后,师生共同理顺、讨论、修改、整理出完整的知识网络。如果学生的整理结果能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系统,完全可以用学生的“作品”进行知识梳理。当学生的“作品”还不能达到“形成知识系统”这一目标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各小组的整理结果进行观察,建立起纵向与横向的联系,不断补充与完善,形成稳定的知识系统。那么学生最终形成的知识系统,是群体智慧的结晶,隐藏在其中的是观察、归纳、抽象、概括、分类、集合等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对这些“隐性知识”亦应进行简要的总结梳理,同时对表现突出的小组或个体进行表扬鼓励。

五、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复习课的功能不但要帮助学生建立起完整的知识网络,更应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包括数学中的问题、生活中的问题等,因而,巩固练习应突出练习的综合性、灵活性和发展性。通过一定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深化知识网络。练习题要突出练习的综合性、灵活性和发展性,重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练习设计可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针对知识弱点,如易错易混内容的练习,可采取填表、选择、判断等形式;第二层次是综合运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层次是创新运用,训练思维,即拓展提高性题目。这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

六、扩展知识,发展能力

知识延伸与扩展是指在引导学生课内学习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合理地布置作业,使他们获得的知识得以进一步发挥,兴趣体验得以进一步延续,良好学习习惯得以进一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作业要呈现“四性”:即层次性、开放性、实践性和创新性。包括以下几点:1、课后作业要分层次,分为必做与选做,也可以布置探究性作业,以便促进今后的学习与发展。2、必要的再复习、再提高、再巩固,3、课后相关问题的应用、探究活动或研究性学习等。

七、完善小结,形成体系

为了给学生一个单元完整的知识体系,强化知识的重现,结合形成的知识网络,师生一起进行小结,使学生从知识网络中明确本课复习的重点知识和学习方法,达到巩固的作用。对本节课所复习知识进行回顾总结,对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和知识掌握的情况进行评价,特别是对小组的整体表现进行汇总,评选出本节课的优胜小组。

复习课既不同于新授课,更不同于练习课。复习课不是旧知识的简单再现和机械重复,关键是要使学生在复习中把旧知识转化,并产生新鲜感,努力做到缺有所补、学有所得。复习课是教师专门引导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消化、理解、巩固和综合运用,并沟通知识之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形成知识网络,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任务和目的的授课形式。把平时相对独立地的知识,带有规律性的知识,以再现、整理、归纳等办法串起来,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沟通,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力争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不仅收获知识,还要提高学生复习方法、自主复习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能力,获得积极良好的情感体验,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编辑:陈少华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汉川市分水中心初中 特此声明。